中美貿易戰監測,5月6日:中美雙方逐步走向貿易談判
在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宣佈的「解放日」關稅戰爭爆發一個月後,中美兩國終於開始顯示出可能重返談判桌的跡象。
在勞動節假期期間,中國商務部於星期五發表聲明,表示正在「評估」與華盛頓進行關稅談判的可能性。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NBC新聞採訪時承認,貿易戰不可持續,並暗示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在某個時候」將會降低,因為「否則你永遠無法與他們做生意」。
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對中國經濟產生了顯著影響。該國服務業的擴張速度放緩,4月份財新中國綜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降至50.7,為數據自2022年12月以來增長最慢的速度,且該行業的樂觀情緒也顯著下降。製造業活動同樣受挫,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降至50.7,較上月下降1.2點。
為應對這些挑戰,中國正積極尋求多元化其貿易夥伴,尤其是歐洲。大灣區已開通一條新的專用電子商務鐵路線,以降低成本並簡化與歐洲的物流。2024年,中國與巴西的貿易額達到1.34萬億元人民幣(約1840億美元),同比增長4.6%。
主要的美國公司也在調整其在新關稅環境下的經營策略。蘋果公司警告稱,擬議的美國關稅可能會使其成本增加9億美元。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透露,大多數iPhone將從中國的生產轉移到其他市場。蘋果大中華區的收入在第一季度同比下降了2.3%,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了9%,市場份額降至13.7%,使其在中國市場的排名降至第五位。沃爾瑪也在新關稅引發的近一個月暫停後,指示其中國供應商恢復出貨,並與供應商合作分擔額外的關稅成本。
貿易戰的影響不僅限於經濟層面,還影響到外交關係。中國商務部長敦促歐洲捍衛多邊貿易體系,而外交部長王毅則批評美國的保護主義措施,並呼籲金磚國家共同反對這類措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警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將大部分損害歸因於持續的貿易衝突及其對供應鏈造成的干擾和商業信心的削弱。
評論
這篇文章揭示了中美貿易戰的複雜性,反映出兩國在經濟壓力下重回談判桌的可能性。從中方的角度來看,中國商務部的聲明顯示出對解決關稅戰的積極態度,但這是否能夠打破僵局仍需觀察。特朗普的表態則顯示出美國方面對持續貿易戰的耐心似乎已經到了極限。
從經濟影響來看,貿易戰已經對中國的服務業和製造業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這可能會進一步影響中國整體經濟的增長。中國積極尋求與歐洲的貿易合作,這是明智之舉,尤其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這樣的多元化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同時,蘋果和沃爾瑪等美國公司也在適應新的關稅環境,這表明貿易戰不僅影響國家經濟,還對企業的全球供應鏈和市場份額產生了實質性影響。這也反映出全球經濟在面對貿易戰時的脆弱性。
在此情況下,中美雙方的談判意願對全球經濟穩定至關重要。如何在保護本國利益的同時,維持國際貿易的順暢,將是未來一個重要的挑戰。這場貿易戰的最終結局,將不僅影響中美兩國,也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