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業面臨危機:中國航運崩潰或導致貨架空置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的貿易戰持續升級,對美國經濟的多個行業造成了嚴重影響,包括航運、零售、旅遊和酒店業。近期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的集裝箱出貨量大幅下降,航運費率也隨之暴跌。零售業高管警告說,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消費者可能會在幾周內看到貨架空置的情況。
特朗普政府近期將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到145%,中國也採取了反制措施,將對美國商品的關稅提高到125%。這些舉措對航運業造成了沉重打擊。根據物流數據平台Vizion的數據,4月初從中國到美國的集裝箱預訂量比前一周下降了64%。其中,服裝、織物和紡織品等產品類別的下降幅度最大。
上海至洛杉磯的航運路線是全球最繁忙的航線之一,但近期集裝箱費率已經下降了一半。航運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稱,近期航運市場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
零售業擔憂加劇
———————–
航運業的中斷可能會對消費者產生直接影響。從中國到美國西海岸的海運通常需要一個月左右,而到東海岸則需要兩個月。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梅努欽(Steven Mnuchin)稱目前的情況是兩國之間的“實際上的貿易禁令”,並表示這種情況是不可持續的。
包括沃爾瑪、家得寶和塔吉特在內的大型零售商高管本周與特朗普會面,警告說貿易戰可能導致價格上漲和貨架空置。一些公司為了規避關稅,紛紛加快進口貨物。區域聯邦儲備銀行報告稱,3月和4月初的貨運活動強勁,企業紛紛補充庫存。
供應鏈物流公司Flexport的首席執行官瑞恩·彼得森(Ryan Petersen)在社交媒體上警告說,如果政策不能迅速轉變,“類似於新冠疫情的供應鏈混亂可能即將到來”。
旅遊業遭受重創
————————
夏季旅遊旺季的展望比往年黯淡得多。美國航空、西南航空和達美航空等主要航空公司已經撤回了2025年的財務預測,理由是需求的不確定性。
美聯儲最新的《褐皮書》報告了旅遊業的下滑。 Cape Cod的企業報告稱,第一季度的業績放緩,夏季預訂量比往年弱。來自加拿大的旅遊人數下降,企業擔心歐洲和中國的旅遊人數可能會因美國的關稅政策而受到影響。紐約市的酒店報告稱國際預訂量減少。
在佛羅里達州和其他南部州,酒店住宿時間縮短,商務旅行減少。吸引國際遊客的主要景點也見到了來自海外的遊客減少。
舊金山聯邦儲備區報告稱,“消費者對航空旅行、酒店和娛樂活動的需求放緩——這是春季早期增長期的一個不尋常的趨勢。”
除了航運和旅遊業之外,其他經濟問題也開始出現。依賴移民勞動力的企業報告稱工人短缺。汽車經銷商看到消費者在價格上漲前紛紛購車。
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總結說,“許多企業表示,對關稅的不確定性使他們越來越難以規劃。”
即使特朗普軟化關稅立場,經濟復甦也可能需要比損害發生的時間更長。這些政策的連鎖反應已經在美國經濟中重新塑造了消費者和企業的行為。
作為編輯,我認為這篇文章揭示了一個非常嚴峻的現實: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正在對美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航運業的崩潰、零售業的擔憂和旅遊業的下滑都指向一個方向:美國經濟正在遭受損失。特朗普政府需要重新評估其關稅政策,以避免進一步的經濟損害。同時,企業和消費者也需要做好準備,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
此外,我認為這篇文章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美國經濟是否能夠承受長期貿易戰的衝擊?企業和消費者將如何適應新的經濟現實?美國政府是否會採取措施來緩解貿易戰的影響?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