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貿戰風雲】中國反擊關稅:降息、貿易談判應對衝擊

中國公佈應對關稅影響的計劃

在即將與美國進行會談前概述措施

北京——中國宣佈了一系列措施,以應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貿易戰對其經濟的衝擊,雙方將於本週晚些時候進行會談。

北京的中央銀行行長和其他高級財政官員於週三概述了計劃,將降低利率和減少銀行準備金要求,以幫助釋放更多資金供貸款。他們還表示,政府將增加資金,用於工廠升級及其他創新,以及老年護理和其他服務業務。

在特朗普對中國進口商品設立高達145%的關稅之際,中國的出口依賴型經濟已經受到影響,尤其是在房地產行業長期低迷的情況下。中國已經以對美國商品增設高達125%的關稅作為報復,並停止購買大部分美國農產品。

週二晚些時候,中美雙方宣佈計劃於本週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談,參加會談的有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美國貿易代表詹姆森·格里爾和中國副總理何立峰。

這次會談的協議達成之際,雙方至少在公開場合上都堅持不在關稅問題上妥協。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建在北京對記者說:「美國最近表達了與中國談判的願望。這次會議是應美方要求舉行的。」

林建表示:「任何形式的壓力或強迫對中國都不會奏效。中國將堅定維護其合法權益,維護國際公平和正義。請關注對話的具體細節。」

ANZ Research的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通過放寬信貸,中國領導人為出口商提供了一個「政策緩衝」,以準備進行會談。

報告說:「當局準備進行長時間的談判,並對保護主義保持強硬立場。」

在企業和消費者急於趕在關稅上漲前的活動激增後,美國和中國經濟都顯示出壓力的跡象。

在特朗普的貿易戰中,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這個世界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經濟體受到的打擊更大。當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他的「解放日」關稅時,中國以自己的關稅作為報復,這被特朗普視為缺乏尊重的表現。自那時以來,雙方對彼此商品的關稅不斷增加,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現在已達145%,而中國對美國的關稅為125%。

由於關稅戰的影響,美國公司已經開始取消來自中國的訂單,推遲擴展計劃並進行防禦。

在會談計劃宣布後,貝森特在福克斯新聞的「英格拉姆角度」節目中表示,隨著美國與各個貿易夥伴進行談判,「中國一直是缺失的一塊。」

他說,當前的情況「不可持續……特別是在中國方面。」他補充說,目前的高關稅水平「相當於禁運。我們不想脫鉤。我們想要的是公平貿易。」

特朗普此前曾聲稱美國和中國正在就降低關稅進行談判,這一說法被北京否認,稱特朗普必須先降低他的高關稅。

大多數經濟學家表示,關稅的成本將以更高的汽車、雜貨、住房和其他商品價格的形式轉嫁給消費者。而且更高的價格已經成為美國消費者的負擔,他們正處於自新冠疫情以來最大的經濟低迷中。與此同時,經濟學家表示,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增長。

前美國貿易官員、現任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總裁的溫迪·卡特勒表示,即將舉行的會議是一個受歡迎的發展。

卡特勒說:「作為特朗普就任以來美中高級官員的首次面對面會議,這是一次重要的機會,可以就解除部分關稅、制定前進路線以及提出關切進行初步談判。我們不應期望任何快速的勝利——這將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

在瑞士,貝森特和格里爾還計劃會見瑞士總統卡琳·凱勒-蘇特,根據他們各自辦公室的說明。

在貿易戰開始之前,格里爾和貝森特曾與他們的中國同行進行過交談。

格里爾上個月在福克斯新聞頻道上表示,他在貿易戰開始前與中國同行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交談。「我認為這是建設性的。」他補充說:「這不是一個只是為了包圍中國的計劃。這是一個修復美國經濟的計劃,讓製造業在GDP中佔有更大份額,讓實際工資上升,生產東西,而不是讓經濟依賴於政府資助。」

貝森特在二月份與立峰進行了交談,「以交換對雙邊經濟關係的看法」,根據財政部的新聞稿。

過程需要時間

瑞士的會議可能為雙方提供機會,以降低目前過高的關稅水平,貝森特形容這些關稅水平是不可持續的,雙方可以在此期間努力達成協議。但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時間。

摩根士丹利在一份評論中指出:「我們認為,持久的解決方案仍然難以達成,因為雙邊關係中的問題範圍很廣。」

美國經濟在1月至3月間收縮了0.3%。中國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度以5.4%的年增長率增長,因為工廠加大生產以應對訂單激增。但經濟學家質疑這些統計數據的可靠性,最近的報告顯示新出口訂單和商業信心惡化。

中國週三宣布的支持措施包括: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中國的逆回購利率,即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從1.5%降至1.4%。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下調了0.25個百分點至1.5%。

銀行必須持有的準備金比例,即銀行必須持有的資金部分,降低了0.5%。潘表示,這將釋放出1376億美元的額外現金。央行還降低了五年期房貸利率。

由於世界兩大經濟體仍然陷入貿易僵局,金融市場一直在動蕩。

經濟和市場的額外刺激消息,加上中美貿易會談的計劃,最初推動了香港和上海股市週三早些時候的股價上漲。上海的基準綜合指數在此基礎上有所增長,但香港的漲勢消退。

Capital Economics的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拖累經濟的關鍵因素是缺乏消費者和商業需求,放寬貸款條件不一定會改變這一點,並補充說「今天的舉措不能替代財政支持的擴大。」

這篇文章的信息由美聯社的Ken Moritsugu、Elaine Kurtenbach、Zeke Miller、Fatima Hussein、Didi Tang和Paul Wiseman貢獻。

北京購物中心的促銷展示區

北京購物中心外的耐克店

中國人民銀行

北京證券經紀公司

北京購物中心的展位設置

評論:中國在面對美國的貿易戰時,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經濟政策來應對這一挑戰。這些措施顯示了中國在面對外部壓力時的靈活性和適應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不僅僅是被動地應對這些關稅,還積極尋求通過政策調整來緩解其對經濟的影響。這不僅涉及貨幣政策的調整,也包括對創新和服務業的支持,表明中國在努力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

然而,這些政策是否能夠在短期內顯著改變經濟現狀仍然存疑。畢竟,貿易戰的影響已經深刻地嵌入到全球供應鏈中,短期內難以完全消除。此外,雙方在瑞士的會談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也仍然是個未知數。這場貿易戰不僅僅是關於經濟利益的爭奪,更是兩國在全球經濟秩序中的地位之爭。未來的談判和政策走向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