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京東呼籲央行批准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直擊美元主導地位
中國科技巨頭京東(JD.com)以及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正積極向中國人民銀行施壓,要求批准以人民幣為基礎的離岸穩定幣。據《路透社》報道,兩間公司建議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目標是抗衡美元在全球數碼支付的主導地位,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這場遊說行動正值香港即將於2025年8月1日實施全球最嚴格的穩定幣監管制度之一,為數碼貨幣發行訂立明確規則。
兩間科技巨頭已計劃發行以港元為基礎的穩定幣,但認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更具戰略意義,能作為跨境商貿的重要工具。
美元穩定幣壟斷,人民幣貶值風險上升
根據路透資料,全球2,470億美元穩定幣市場中,超過99%以美元計價。2024年5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市場的佔比跌至2.89%,創近兩年新低,而美元則透過SWIFT系統佔據48.46%的市場份額。
中國銀行前副行長、數字中國信息服務集團聯席主席王永利指出:「美元穩定幣的全球擴張,對人民幣國際化帶來全新挑戰。如果跨境人民幣支付效率不如美元穩定幣,將構成戰略風險。」
這種轉變反映中國自2021年全面封殺加密貨幣後的戰略調整。標準渣打銀行預計,全球穩定幣市場到2028年或可達2萬億美元,屆時美國監管明朗化及機構投資者進場將成主要推動力。
香港成為數碼貨幣監管試驗場
香港的穩定幣框架要求發行人需用高質流動資產作全額儲備,並與自家資金分離,保障用戶資產不受債權人追索。發行人最低資本要求為2,500萬港元或總發行額的1%,以較高者為準,並需在正常情況下於一個工作天內按面值贖回穩定幣。
京東旗下的京東錢鏈科技早前已進入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穩定幣沙盒計劃,與渣打銀行、Animoca Brands及香港電訊等企業一同參與。該公司完成了與港元及美元掛鉤的區塊鏈穩定幣第二階段測試。
同時,螞蟻集團新加坡國際業務單位亦計劃在新規生效後,立即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並同步在新加坡、盧森堡等全球金融樞紐申領相關牌照。
這些監管明確化的舉措尤其重要。2024年,香港銀行處理的數碼資產交易額達172億港元(約21.9億美元),其中51億港元(約6.5億美元)年末仍在託管中。現時已有10間數碼資產交易平台獲發牌,另外8宗申請正由證監會審批。
此外,為多個香港富豪家族管理接近40億美元資產的VMS集團,已投資1,000萬美元於Re7 Capital的去中心化金融策略,反映香港及中國機構投資者對合規數碼資產配置的興趣日增。
中國科技企業加強對抗美元穩定幣主導
近年,越來越多中國出口商透過美元穩定幣進行海外收款。HashKey主席肖峰指,資本管制、地緣政治緊張及新興市場貨幣波動,推動中國企業轉向使用美元穩定幣。
香港最大場外交易所Crypto HK透露,自2021年以來,中國客戶以USDT結算的貿易月交易量增長五倍,顯示跨境商貿中美元穩定幣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即使中國本土仍然嚴格限制加密貨幣。
京東建議,中國應先在香港試點發行人民幣穩定幣,再逐步擴展至內地自貿區。該公司認為,港元穩定幣因與美元掛鉤,無助推廣人民幣國際化。
高層官員已意識到美元穩定幣對中國金融監管的挑戰,並開始認真考慮發行人民幣穩定幣的可能性。
美國總統特朗普自2025年1月上任後,明確表態支持穩定幣發展,加快美國監管法規落地。美國《GENUIS法案》亦即將為美元穩定幣合法化鋪路,令北京更急於尋找維護貨幣主權的對策。
目前,中國正審慎評估如何在美元主導全球數碼貨幣的趨勢下,守住人民幣的國際金融地位。
編輯評論:人民幣穩定幣的戰略意義與香港的關鍵角色
這篇報道揭示了中國科技巨頭與監管機構之間的微妙博弈,也折射出數碼貨幣國際競爭的新格局。中國過去對加密貨幣的高壓政策,正逐步讓位於一種更靈活、更具戰略性的「離岸試點」思維。香港成為全球首批有明確穩定幣法規的金融中心,不僅為中資巨企提供了創新實驗場,更令人民幣國際化有了全新突破口。
但這場「穩定幣主權戰」不只是貨幣技術競賽,更是地緣政治與金融話語權的較量。美元穩定幣的全球滲透,背後是美國資本與監管體系的深厚實力;而中國要以人民幣穩定幣突圍,既需監管創新,更要企業、金融與國際合作多管齊下。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的橋頭堡,未來可能成為中美數碼金融爭霸的第一線。假如香港能成功推動人民幣穩定幣試點,將有望顛覆現時美元穩定幣一統天下的局面,亦會為全球數碼資產監管提供嶄新範例。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中國監管層能否真正放手讓市場創新,並在風險可控下,與國際規則接軌。否則,人民幣穩定幣即使落地,若缺乏市場流動性與國際信任,最終只會淪為「政策工程」。
總結而言,這場穩定幣角力,既考驗中國的戰略定力,也考驗香港的制度創新能力。未來幾年,香港能否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數碼引擎」,值得所有亞洲金融從業者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