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本週加密貨幣大事回顧:美聯儲動盪、Ripple稱王、政經新局勢
今個星期,全球加密貨幣圈風起雲湧,大事連連。Ripple再次成為焦點,Ethereum獲得企業級支持,而美聯儲亦有大地震的潛在風險。監管、資金流動,以及市場未來走向的信號,全都交織成一幅新金融時代的圖景。以下是你不可錯過的十大重點新聞:
#1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或準備辭職
美聯儲主席Jerome Powell據報可能考慮辭職。房利美主席William Pulte公開表示對此感到「鼓舞」,認為這有助美國經濟「騰飛」。壓力來自多方,前總統特朗普猛烈批評鮑威爾拒絕減息,直指這是「昂貴的錯誤」,更形容他「糟糕透頂」。同時,鮑威爾亦被指就25億美元的美聯儲翻新項目誤導國會,現時國會議員正要求正式調查。這個決定無論對傳統金融還是加密市場都可能帶來深遠影響。
#2 孫宇晨承諾1億美元買入特朗普Memecoin
Tron創辦人孫宇晨宣布,計劃購買1億美元的特朗普主題Memecoin,並形容這是「與GetTrumpMemes等社群共同發展加密生態」的一步。這舉動正值該Token即將在Tron區塊鏈上架,並迎來4.74億美元的Token解鎖。孫宇晨過往已在與特朗普相關項目投入超過9,000萬美元,但今次資金會否來自其個人還是Tron DAO,仍未明朗。
#3 Ripple CEO晉身加密富豪榜頂尖
Ripple行政總裁Brad Garlinghouse現時身家估算高達100億美元,成為加密圈頂尖富豪之一。這得益於Ripple與美國證監會(SEC)達成和解,僅以5,000萬美元結案,遠低於最初索償。Garlinghouse自2016年領導Ripple以來,一直推動加密友善監管與全球合作。
#4 馬斯克將比特幣納入America Party政綱
比特幣因馬斯克確認其新成立的America Party會將BTC納入官方政策,再次大漲。他直言「法幣冇希望,所以支持BTC」,消息一出,比特幣價格一度逼近11萬美元,狗狗幣亦升6%。馬斯克與特朗普因33000億美元稅單分道揚鑣,而Tesla現時仍持有逾11,500枚比特幣,令比特幣在美國政壇的地位更舉足輕重。
#5 日本Metaplanet以比特幣作收購槓桿
日本Metaplanet繼本週增持2,205枚比特幣後,總持倉達15,555枚,成為北美以外最大企業級比特幣持有者。公司宣布將以比特幣作抵押,進行高盈利企業收購。CEO Simon Gerovich直言:「我們要儲夠比特幣,達至逃逸速度。」公司目標於2027年前持有210,000枚比特幣。
#6 WazirX、Binance被印度FIU盯上 涉嫌恐怖融資
印度金融情報單位(FIU)正調查Binance及WazirX,指懷疑有加密資金轉移涉及跨境恐怖分子資金流動,並特別關注與巴基斯坦相關的無託管錢包及在查謨-克什米爾等敏感地區的異常活動。Binance自去年繳交1,800萬盧比罰款後重返印度市場,現正配合調查。WazirX則面臨新加坡法庭聆訊,被指TRX代幣可能用於ISIS相關資金流。
#7 Ripple聯手美國頂級銀行 加強RLUSD穩定幣信心
Ripple與BNY Mellon合作,將後者作為RLUSD穩定幣儲備資產託管方,提升監管認受性及機構信任。RLUSD自推出七個月,市值已突破5億美元。BNY Mellon將負責現金及美國國債等儲備資產。Ripple亦正申請美國銀行牌照及聯儲帳戶。
#8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Bit Digital清倉比特幣 全力押注以太幣
Bit Digital已沽清全部280枚比特幣,轉而建立超過100,600枚以太幣的巨型庫存,目標成為企業級以太坊最大持有人。CEO Sam Tabar表示,這反映以太坊的長遠價值,特別是智能合約及Staking收益。消息帶動公司股價急升近18%。
#9 TON「黃金簽證」宣傳被阿聯酋否決
TON Foundation行政總裁聲稱,持有價值10萬美元Toncoin並Staking可獲阿聯酋黃金簽證,導致Toncoin一度升12%。但阿聯酋三大監管機構聯合否認,強調TON未獲杜拜認可,亦無此簽證途徑。
#10 證監會重申:證券Token化仍屬證券
美國證監會委員Hester Peirce(Crypto Mom)警告,資產Token化並不改變其法律性質。她強調:「區塊鏈雖然強大,但無法魔法般改變底層資產本質。」目前Coinbase等公司申請推出Token化股票,Peirce提醒第三方Token存在法律及財務風險。
其他焦點快訊
– 南韓擬將加密初創納入創業生態,享稅務及融資優惠。
– 紐西蘭嚴打洗黑錢,全面封殺220部加密ATM,海外匯款限額降至5,000美元。
– Trump Media向美國證監會申請「加密藍籌ETF」,追蹤Solana、XRP等五大代幣,Crypto.com有望成數碼託管人。
– 香港穩定幣牌照爭奪戰激烈,全球40+巨企(如京東、螞蟻、Circle)爭奪不足10個名額,8月正式啟動。
– Tether CEO揚言2025年底成全球最大比特幣礦企,現時已於拉美15+地點擴張,以應對新法規。
展望未來:加密市場新格局
– 比特幣有望因政治背書(如馬斯克新黨、Metaplanet收購策略)吸引更多機構資金。
– Ripple穩定幣RLUSD在BNY Mellon加持下,或加速進軍受監管金融領域。
– 以太坊企業吸引力增強,Bit Digital拋棄比特幣轉投ETH,押注智能合約及Staking。
– 證券Token化監管趨嚴,Coinbase等平台需加強法律策略應對。
– Memecoin逐漸模糊社群炒作與政治敘事界線,孫宇晨1億美元押注特朗普幣引發新討論。
– 全球穩定幣監管收緊,合規成為新常態。
編輯觀點:加密世界的「現實」與「想像」
今週的加密新聞,反映了這個行業現實與想像的碰撞。無論是政經權力的爭奪(如鮑威爾去留、特朗普與馬斯克的政治博弈),還是資本的流向(孫宇晨、Ripple、Metaplanet的巨額操作),都顯示加密貨幣早已不再是邊緣科技,而是全球資本、監管、政治與社會議題的交匯點。
值得注意的是,政經大人物對加密的態度,正逐步從「敵意」轉向「利用」——比特幣、穩定幣、甚至Memecoin,都開始成為政治工具與資本槓桿。這種「去中心化」的理想,如今卻在全球權力與監管遊戲中被重新定義。
另一方面,監管機構的態度亦愈趨明確——Token化不是法律的避風港,穩定幣和交易所必須面對更嚴格審查。這對香港以至亞洲區的創業者來說,是機遇亦是挑戰:牌照競爭激烈,合規成本高企,但同時亦有望吸引全球資本與技術流入。
最後,社群與炒作的力量依然不可小覷。無論是特朗普幣還是TON的黃金簽證「誤導」,都證明資訊流動與市場情緒仍然能瞬間撼動價格。加密世界的未來,既要警惕泡沫與炒作,更要把握規範化下的新機會。
加密貨幣不再只是「投機遊戲」,而是新金融秩序的試驗場。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如何在這場全球競賽中奪得先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與深思。
下週再見,記得精明閱讀,理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