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穩定幣新機】穩定幣霸主Tether CEO獨家揭秘未來發展路向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立即升級 🔗

專訪Tether CEO:Genius Act、Circle上市、比特幣與Tether邁向萬億市值

在穩定幣歷史性發展的關鍵時刻,Tether行政總裁Paolo Ardoino分享了他對行業未來的深刻見解。作為穩定幣界的「王者」,Paolo一方面展現謙遜,另一方面對Tether未來的發展及全球主導地位充滿雄心壯志。隨著美國參議院剛通過標誌性的穩定幣法案,預計未來幾個月將送交特朗普總統簽署,穩定幣戰場即將進入全新階段。

在Circle上市熱潮下,市場關注下一個穩定幣戰場將轉向何方?特別是Genius Stablecoin Act對「支付型穩定幣」的定義,將戰場由加密市場拉到現實世界的支付及結算場景。Bankless適時邀請Tether CEO Paolo Ardoino接受專訪,讓我們窺探這位穩定幣領袖對行業的獨到理解,亦揭示Tether業務模式、市場推廣策略及投資邏輯等,這些內容往往是現時主流研究報告未能覆蓋的「盲點」,對Web3支付從業者尤為重要。

重點摘要

– 穩定幣在美國與其他地區的應用場景截然不同,美國市場現行的穩定幣商業模式難以複製。
– 美國資本流動效率極高,穩定幣提升空間有限;反觀其他地區,穩定幣可將金融效率提升30-40%,意義重大。
– 全球仍有30億人未有銀行賬戶,Tether現時覆蓋4.5億用戶,潛力巨大。
– Tether深入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投資基建,建立前所未有的美元分銷網絡,這是Tether少為人知的優勢。
– Tether市值中,少於40%與加密貨幣市場有關,逾60%來自新興市場的基層應用,未來增長動力或來自大宗商品貿易。
– 用戶只關心費用要夠低,區塊鏈本身並不重要。
– 用戶:「我明白比特幣,但我更喜歡用USDT。」

1. 關於Genius Stablecoin Act

美國參議院剛通過Genius Stablecoin Act,特朗普總統更急不及待於社交媒體呼籲盡快將法案送到他桌前簽署,力圖在數字資產市場搶佔優勢。

1.1 穩定幣法案與Tether

法案無疑對本土穩定幣發行商Circle有莫大裨益,那麼作為離岸發行商的Tether又如何看待?Paolo回顧Tether自2014年創立以來,致力推動行業發展,過去十年幾乎無人關注這個概念,過程充滿阻力,特別來自銀行體系。但Tether團隊從未退縮,堅信要將美元帶給被主流金融排斥的人。

Paolo個人亦坦言,這是他40歲以來首次真正踏足美國。過去數年,類似「Chokepoint 2.0」的監管行動對Tether極為不利,但近期國會山莊及行政部門的交流,令他感受到態度正在改善。

現時全球最強大的國家開始立法規管穩定幣技術,Tether團隊感到鼓舞。Genius Act為美國本土與離岸穩定幣(如USDT)建立了合規框架。Paolo認為,作為離岸發行商,USDT在合規上已處有利位置。

法案設置高合規門檻,特別在反洗錢及合規方面。Tether現已與全球超過55個國家、250個執法機關建立合作關係,遠超其他金融機構。Tether亦利用自家監控技術,及時識別區塊鏈生態的可疑活動並通報執法機關。

參議員Bill Hagerty指,離岸發行商如Tether若要進入美國市場,財政部可進行可比性測試,如其國家規則與美國一致,可繼續營運;否則需在美設立子公司並符合相同儲備及披露標準。Paolo認為這為離岸發行商提供互利途徑,Genius Act將成為其他國家立法範本。

1.2 Tether的應對

Paolo表示,Tether有信心達到Genius Act要求,去年盈利達137億美元,今年預計更高。即使僅持有1550億資產,現時利率下亦可帶來約75億收入。此外,Tether亦投資黃金及比特幣,進一步提升回報。

Tether是美國國債第五大買家,僅次於國家級機構,去年更成為第18大持有者。Tether的資金存放於美國頂級金融機構,持有逾1200億美元美國國債,並進行隔夜逆回購操作,即使面對數百億美元贖回亦可輕鬆應對。

Tether現持有逾1250億美元國債,確保穩定幣價值穩定。集團資產約1760億美元,穩定幣市值1550億美元,維持100%甚至105%流動資產儲備,並有約150億美元集團權益,這種儲備模式在行業前所未見。

1.3 穩定幣法案通過後

Paolo認為,法案如現時版本通過,將為Tether及整個行業帶來新機遇。過去四年,監管部門對加密行業極為不友善,導致矽谷銀行、Silvergate等倒閉,幾乎拖垮Tether競爭對手Circle。

現時特朗普政府正建立支持加密友好銀行的框架,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亦表明,只要確保金融體系安全,銀行可為加密行業提供服務。JP Morgan、Amazon、Walmart等亦有意發行穩定幣,Paolo認為競爭愈多愈好,有助技術進步及成本下降。

Paolo亦希望歐洲等地採納類似Genius Act的立法框架。歐洲MICA規定穩定幣發行商至少60%資產為未投保現金存款,與美國要求儲備資產必須為美元或美國國債有明顯分別。Paolo認為美國做法更穩健,因歐洲存款保險上限僅10萬歐元,若穩定幣公司有60%未投保現金,風險極大。

香港、新加坡等亦已推出穩定幣法規,全球對穩定幣監管逐漸形成共識,Genius Act或成為各國立法參考。

1.4 歐洲對歐元穩定幣及CBDC態度

Paolo認為歐洲或會全面推行央行數字貨幣(CBDC),但對此持保留態度。他指出,歐洲擔心美元穩定幣普及,威脅歐元國際地位,因為在歐洲以外,大多數人更願意選擇美元而非本國貨幣或歐元。

Paolo對CBDC的私隱及自由問題表示憂慮。現時信用卡、扣帳卡交易由銀行作中介,保障個人私隱,國家無法追蹤每一筆消費。但若用CBDC,中央銀行可追蹤所有交易,過度監控或會損害言論自由及基本權利。他希望歐洲對私營創新更開放,勿過度依賴央行數字貨幣。

1.5 關於Circle上市

Paolo坦言Tether暫無上市計劃,因公司盈利強勁,無需外部融資或為股東提供退出機制。他強調Tether盈利足以支持自身運作及大規模投資,過去兩年已在美國投資超過50億美元,這點常被忽略。他認為,上市主要為集資或股東退出,但Tether兩者皆不需要。

雖然Tether無意上市,但Paolo認為Circle上市後的估值確實令人印象深刻,若Tether獲得類似估值將是好事,但更關注估值能否持續。

2. 穩定幣商業模式

Paolo認為,儘管Circle上市熱潮及眾多大企業準備發行穩定幣,但美國與其他地區的應用場景完全不同,美國現行商業模式難以複製。

2.1 不同場景下的商業模式

美國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被壓縮。Paolo回顧加密貨幣交易所發展,十多年前Bitfinex每單收費20個基點,今日僅剩1個基點,反映市場競爭令盈利大減。

美國金融渠道效率高達90%,引入穩定幣只提升至95%,溢價空間有限。反觀尼日利亞、阿根廷、土耳其等國家,金融效率僅10-20%,引入穩定幣可提升至50%,即提升30-40%。這些國家對穩定幣需求更大。全球仍有30億人無銀行戶口,Tether現覆蓋4.5億人,潛力巨大。

Paolo強調,必須區分不同產品及應用場景。在美國,穩定幣或會演變為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回報主要返還用戶。而Tether計劃發行的本土美元穩定幣,需在可編程性及服務上競爭,USDT則專為外國市場設計。

2.2 Tether的競爭優勢

美國本土穩定幣市場未來競爭激烈,JP Morgan、Citi、Wells Fargo等大行亦有意發行聯盟穩定幣。Paolo認為,Tether的分銷網絡及合作夥伴潛力巨大。銀行只會向自家客戶推銷穩定幣,Tether則深入街頭,教育基層民眾,尋找理念一致的本地合作夥伴,採取由下而上的推廣模式。

即使美國金融基建先進,仍有不少人難以開立銀行戶口,Tether產品以更貼地方式與用戶溝通,讓更多人受惠。

3. 如何贏取穩定幣下一階段

Tether已在首階段勝出,隨著Genius Act推進,行業進入第二階段,關鍵在分銷。Tether如何繼續領先?

3.1 投資角度的分銷網絡

Paolo指出,Genius Act或限制科技巨頭如Meta發行穩定幣,他們可能需與現有發行商或小型銀行合作分一杯羹。Tether則以自有資金投資逾百間公司,建立廣泛分銷網絡,特別在非洲、中美洲、南美洲建立實體觸點,覆蓋數百萬實體。

以非洲為例,Tether建設配備太陽能及可充電電池的亭子,解決當地電力短缺問題,每月3 USDT訂閱,現有50萬用戶及1000萬次換電,2026年底計劃增至1萬個亭子,2030年達10萬個,覆蓋約1.2億人。這不僅帶來電力,更讓居民用USDT日常交易。

3.2 疫情推動下的加速

Tether用戶數達4.4億,實際在用美元交易。Paolo坦言,USDT成功並非自身做得多好,而是許多國家經濟太差。例如土耳其年通脹高達50%,本幣對美元貶值80%;阿根廷更嚴重,貶值逾90%,多次違約。USDT成為這些國家的避險工具。

疫情加速Tether用戶增長,2020年市值僅47億美元,到2022年才正式組建市場團隊,增長完全是自然用戶推動。新興市場普遍貧窮、通脹高、智能手機普及、人口年輕,這些年輕人成為首批接觸加密貨幣的群體。疫情期間,失業率上升、通脹惡化,人們紛紛湧向黑市購買美元,年輕人則用加密錢包持有USDT,這種現象在新興市場尤為明顯。

3.3 下一波增長動力

Tether市值與整個加密貨幣市值相關性不足40%,逾60%增長來自新興市場基層應用。未來增長動力或來自大宗商品貿易。許多最大宗商品交易商正聯絡Tether,因USDT能大幅提升國際貿易資金效率。以玻利維亞為例,當地商店已直接在價牌標示USDT,全部是自然增長,Tether並無在當地推廣。

3.4 地緣政治下的美元擴張

Paolo認為,金錢是終極社交網絡,Tether帶來三重影響:

一、Tether在金融普及方面比許多國際組織、NGO及慈善機構更有效,真正將金融服務帶給全球數億被排斥的人。

二、Tether推動全球美元使用,鞏固美元霸權,在新興市場建立數以百萬計線下觸點,直接接觸基層民眾。

三、Tether在非洲建立能源及金融基建,為6億無電家庭提供太陽能金融服務亭,每月3 USDT換電池,居民學習開設USDT及比特幣錢包,2030年目標覆蓋1億2千萬人,這不僅是金融分銷,更是「光的分銷」,從太空都能看見。

3.5 用戶真正關心什麼?

Paolo直言,用戶不關心區塊鏈本身,只在乎費用要夠低。許多錢包推廣各種花巧功能,反而將用戶置於不必要風險。Tether決定自建以儲蓄為核心、專為新興市場設計的錢包,並開發開源SDK(Wallet Development Kit),讓任何人都可基於此開發簡單易用的錢包。

與Opera MiniPay團隊緊密合作,積極尋找更多合作夥伴。Tether亦積極推動比特幣教育,但許多用戶坦言「我明白比特幣,但更喜歡USDT」,這不是無知,而是沒有多餘時間深入了解。Tether決定以USDT為起點,建立信任,再逐步引導用戶認識比特幣,教育是長期戰,必須靠實際行動。

4. Tether Ventures投資邏輯

Tether過去三年賺取約200億美元,僅不足5%分派予股東,其餘大部分投入Tether投資部門。Tether Ventures涉獵範疇廣泛,包括專為Tether設計的Layer 1鏈、流動網絡、能源初創、媒體科技,甚至意大利足球隊。

4.1 Tether的投資佈局

Tether投資組合多元化,除持有逾10萬枚比特幣、80噸黃金,亦投資農地及農業公司,如南美大型農企Adecoagro。土地屬稀缺資產,農業與大宗商品貿易密切相關,USDT在此有潛在應用價值。

Tether亦投資於人工智能(AI),如自建P2P AI平台QVAC,投資腦機介面公司Blackrock Neurotech,並參與AI基建公司Northern Data(擁有2.4萬張H100 GPU)。同時開發P2P推理及聯邦學習平台CUAC,靈感來自Asimov短篇《最後的問題》,希望未來AI能以去中心化形式運作。

投資意大利球隊祖雲達斯,則看中其全球推廣潛力,藉Tether數字及實體分銷網絡推廣品牌。

4.2 投資核心邏輯

Paolo坦言,分銷是Tether評估投資時的關鍵因素。例如投資Rumble(7,000萬用戶),若Rumble推出支援比特幣及Tether Gold的錢包,潛力巨大。

AI領域亦潛力無限,預計未來15年將出現一萬億AI代理,每個代理都需非託管錢包,Tether正開發Wallet Development Kit,支持所有區塊鏈。

Paolo展望未來,想像智能雪櫃可自動買餸,燈泡配備微型AI自動調整能源,這都需本地AI及穩定幣錢包支持。

5. 區塊鏈、錢包與比特幣

Tether投資多條Layer 1鏈,如Plasma及Stable,專為Tether設計。Paolo強調,Tether不會成為「Tether鏈」,但會支持所有網絡,並將於年底推出支持所有網絡的錢包。錢包會自動將USDT轉至費用較低的鏈,鼓勵鏈之間良性競爭。

對比特幣,Paolo充滿熱愛,認為其誕生方式極具詩意,簡單而堅韌,即使世界最壞情況下亦能運作。比特幣主鏈應作為結算層,Layer 2如Lightning Network、Plasma等提供擴展性。比特幣區塊大小及出塊時間令全球偏遠地區都可運行節點,極具包容性。隨著區塊獎勵減少,主鏈費用將上升,但主鏈將成為Layer 2結算層,平均每筆交易成本極低,這正是比特幣最美麗之處。

編輯評論:Tether的野心與新時代金融秩序的啟示

這次訪問最震撼的地方,在於Tether並非僅僅是一間穩定幣公司,反而像是一個新型全球金融基建的「暗黑巨頭」。它以極低調的姿態,卻在非洲、拉美、亞洲等地建立了難以想像的美元分銷網絡,甚至連能源基建都涉足。這種「金融+基建+教育」三位一體的策略,遠超傳統金融機構或科技巨頭的全球化想像力。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Tether其實是美元霸權的民間延伸。當美國政府、IMF等機構束手無策於全球金融普及時,Tether用一個加密錢包就能讓數億人直接持有美元,這對美國本身亦是戰略資產。但這種「無國界美元」會否反過來削弱國家對資本流動的控制?又會否帶來新興市場金融穩定的結構性風險?這是現時討論中未被正視的潛在「黑天鵝」。

同時,Tether對新興市場金融教育的投資,實際上在重塑當地民眾對金錢、儲蓄及信任的理解。當一代人直接用USDT儲蓄而非本國貨幣,未來的主權貨幣地位將受到怎樣的挑戰?而Tether大規模投資AI、農業、能源等實體產業,更像是在為數字美元鋪設「實體落地」的最後一哩路。

最後,Paolo對比特幣的情感與Tether的商業現實形成奇妙對照。他欣賞比特幣的包容性與抗審查性,但深知大多數用戶只求簡單、低費用的穩定儲值工具,這種務實與理想的平衡,正是Tether能在全球立足並持續壯大的關鍵。

未來的金融秩序,可能不再由中央銀行或科技巨頭主導,而是一場由「無國界錢包」與「新興市場青年」共同推動的底層革命。Tether的故事,遠未結束;它既是美元全球化的加速器,也是新舊金融秩序碰撞的引爆點。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應如何理解與應對這場「去中心化美元」浪潮,值得每一位決策者與業界深思。

✈️ Trip.com「內地快閃」機票+酒店半價

【每週二 10 AM】 立即領取 半價優惠代碼
最高減 HK$500,CP 值極高,先到先得!

立即搶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