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渣打銀行推比特幣及以太幣現貨交易服務 標誌傳統金融正式擁抱加密資產
渣打銀行(StanChart)近日透過其英國分行,正式推出比特幣(Bitcoin)及以太幣(Ether)現貨交易服務,成為首間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讓機構級客戶可在受監管的環境下直接參與這兩大數碼資產的買賣,標誌著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市場的融合邁出重要一步。
這項新服務令企業、資產管理公司及機構投資者,能夠透過熟悉的外匯交易介面,直接進行比特幣及以太幣現貨交易。渣打銀行亦表示,未來將陸續推出更多相關產品,包括「不可交割遠期合約」(non-deliverable forwards),進一步擴展其加密資產產品線。
渣打集團行政總裁Bill Winters表示:「隨著客戶需求進一步加速,我們希望為客戶提供一條安全、有效、合規的渠道,去進行數碼資產的交易及風險管理。」
亞洲穩步布局 從數碼抵押品到港元穩定幣
渣打銀行這次的舉措,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對數碼資產納入傳統投資組合的興趣不斷上升,同時亦令渣打在大型銀行中,成為最積極擁抱加密市場的先行者之一。
事實上,渣打早已在加密領域悄悄佈局。今年4月,該行夥拍OKX及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推出數碼抵押品鏡像計劃,旨在促進傳統金融與數碼資產管理的融合。
而在今年2月,渣打香港分行亦與Animoca Brands及香港電訊(HKT)合作,開展新型穩定幣業務,計劃根據香港新監管框架,發行港元穩定幣,並已向金管局申請牌照,進一步鞏固其數碼資產市場地位。
傳統銀行跨進即時加密交易新時代
作為以新興市場及機構業務見稱的英國銀行,渣打對加密資產一直持審慎樂觀態度。《華爾街日報》早前報道,渣打及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都在積極探索擴展美國加密業務的新方向,顯示傳統金融機構正逐步打破過往對加密貨幣的保守立場。
今次渣打直接提供現貨交易服務,標誌著傳統銀行與加密資產的互動進入全新階段。以往,大型金融機構多數僅限於提供託管或間接投資產品,甚少允許客戶直接在受監管平台即時買賣加密貨幣。
現時,渣打的機構客戶可在合規框架內,直接進行比特幣及以太幣的即時交易,這兩種加密貨幣不單流通量大、流動性高,更是機構投資者最常涉獵的資產。這不單有助渣打管理客戶風險,亦能深化與前瞻性資產管理者的合作關係,並擴展自身在逐漸「上鏈」的金融市場中的服務範圍。
在其他銀行仍在摸索內部政策及監管不確定性的時候,渣打此舉明顯是押注加密貨幣將成為機構金融不可或缺的一環。
編輯評論:渣打的「破格」與傳統金融的兩難
渣打銀行今次直接進軍現貨加密貨幣交易,無疑是對行業及監管層的一次「破格」挑戰。這不僅僅是服務創新,更是對未來金融版圖的主動佈局。值得注意的是,渣打選擇在英國這個監管環境相對明確的市場率先落地,反映出他們對合規的重視,以及對機構客戶風險管理的信心。
然而,這種「先行者」策略同時面對不少隱憂。首先,全球監管政策仍然分歧巨大,萬一未來政策收緊,銀行將如何平衡合規與創新?其次,現貨交易涉及即時結算及市場波動,銀行本身的風險管理架構是否足夠應對極端情況?再者,現時雖然機構需求強勁,但散戶市場的投資者教育和風險防範仍然不足,銀行是否有能力帶動整個市場的健康發展?
從香港角度來看,渣打香港分行積極參與穩定幣發行,配合金管局的監管步伐,對本地金融科技生態有正面作用。然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如何在創新與監管之間取得平衡,避免重蹈美國或歐洲過度監管或監管真空的覆轍,將會是未來數年最值得關注的課題。
最後,渣打今次的佈局,或許會引發其他傳統銀行加快部署,推動整個金融體系進一步數碼化。未來銀行是否會成為「鏈上銀行」?加密資產會否成為資產配置的新常態?這些問題,值得每一位關心金融創新的香港人繼續追蹤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