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維基百科的三種好奇心風格》

Ai

深入維基百科的兔子洞?科學說你屬於這三種類型之一

如果你曾經只想查一個簡單的事實,結果卻從一篇文章(或頁面、視頻)瀏覽到另一篇,那你就體驗過所謂的「進入兔子洞」的感覺。這種由好奇心驅動的網上漫遊已經成為免費用戶創建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的代名詞。

維基百科成立於2001年,如今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網站之一。它的用戶比亞馬遜、Netflix、抖音或ChatGPT還多,成為人們學習和發掘新興趣的首選資源。

在一項涉及來自50個國家14種語言的超過48萬名維基百科用戶的新研究中,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Dale Zhou領導的研究團隊研究了三種截然不同的進入維基百科兔子洞的方式。這些「好奇風格」之前曾被研究過,但從未在如此多樣且龐大的群體中以「自然主義」的方式進行過研究。

這項研究可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好奇心的本質及其重要性,以及如何防止虛假信息的傳播。

維基百科:從爭議到成熟,始終受歡迎

當維基百科在2000年代初期問世時,引發了不少爭議。圖書館員和講師等人對其可能提供不真實或不完整信息表示擔憂。

如今,相較於內容的真實性,維基百科的偏見問題更令人關注,比如網站的志願編輯認為哪些主題值得記錄。全球正在努力填補維基百科內容的空白,例如通過「編輯馬拉松」來添加歷史上被忽視的科學家和藝術家的條目。

維基百科的突破性在於它如何滿足人們的內在學習需求,邀請讀者從一頁瀏覽到另一頁,將讀者吸引進入兔子洞。這一點,再加上網站參與式的創建和驗證頁面的方式,促成了其迅速增長。這些特質也使維基百科成為全球日常信息來源的主流。

關於維基百科的研究也從早期與《大英百科全書》的比較演變而來。

忙碌者、獵人和舞者

這項新研究探討了與三種主要好奇心風格相關的「知識網絡」:忙碌者、獵人和舞者。知識網絡是讀者如何「編織」維基百科文章的視覺表示。

正如研究人員所解釋的:

忙碌者尋找新奇的線索,獵人以直線路徑追求具體答案,而舞者則在通常隔離的知識領域之間進行創造性的跳躍。

早期研究顯示了忙碌者和獵人的證據,並推測舞者的存在。新研究確認了忙碌者和獵人在多國和多語言中存在,並詳細描述了舞者風格,這一風格一直難以記錄。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不同地區的好奇心風格差異。

在研究的14種語言中,忙碌者傾向於閱讀文化、媒體、食物、藝術、哲學和宗教。獵人在14種語言中的12種中更傾向於閱讀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

在德語和英語中,獵人比忙碌者更傾向於閱讀歷史和社會的頁面。在阿拉伯語、孟加拉語、印地語、荷蘭語和中文中情況則相反。

舞者則被識別為在不同主題之間的前進跳躍,以及其興趣的多樣性。

研究團隊指出,我們仍需要更多了解好奇心如何受地方規範影響。將這些結果與性別、種族、教育機會等因素聯繫起來,將勾勒出更完整的圖景。

好奇心通常有益……但我們還有更多要學

總體來說,這項研究支持更自由、更廣泛的瀏覽和閱讀的好處。追隨我們的好奇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獲取信息,擴展我們的世界觀、創造力和人際關係。

同時,人們有時候需要的不是探索,而是結束。這並不是一件壞事或狹隘的表現。在許多情況下,停止信息尋求,認為我們已經學到足夠的東西,是有益的。

無盡的好奇心也有其缺點。特別是當它不是由學習的樂趣驅動,而是由不確定性和排斥感驅動時。其他研究發現,對某些人來說,好奇心可能會導致虛假信息和陰謀論。當信息有新奇感或被權勢精英隱藏的跡象時,即便不真實,也會更具吸引力。

新研究強調,不同的好奇心風格不會簡單或普遍地導致創造力或幸福感。人們的環境和情況各不相同。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金髮姑娘一樣,追隨自己的好奇心,找到不多不少、正合適的信息。研究人員還暗示存在超越這三種主要風格的新好奇心風格譜系的證據,這肯定會在未來引發更多研究。

保持好奇,享受兔子洞

這項研究還建議維基百科(及類似網站)可以更好地支持以好奇心驅動的探索。例如,與其根據頁面的受歡迎程度或相似性來建議頁面,維基百科可以嘗試向讀者展示他們自己的動態知識網絡。

正如一位維基百科編輯會說的,這項新研究值得注意。它展示了人們的閱讀和瀏覽的較小規模探索性研究如何轉化為跨語言和文化的更大規模研究。

隨著人工智能影響力的增強和錯誤信息問題的擴大,了解塑造我們信息獲取的技術以及我們如何使用它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我們知道,例如,YouTube的推薦可能成為走向極端主義內容的管道,而ChatGPT對真相則基本上漠不關心。

研究維基百科的讀者揭示了人們自由表達的多樣化在線好奇心的豐富圖景。它展示了與基於人們價值、學習方式和在線探索願望的狹隘假設的技術不同的替代方案。

編者評論

這篇文章揭示了好奇心在現代數碼時代的多樣性,特別是在維基百科這樣的平台上。它提醒我們,尋求知識的方式不僅僅是線性的,還可以是多樣和創造性的。文章中的「忙碌者、獵人和舞者」三種風格,讓人思考我們的學習模式和信息消費習慣。

對於香港的讀者來說,這項研究不僅反映了全球的趨勢,還提供了反思我們在知識探索中的位置的契機。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兔子洞」,不僅關乎個人的興趣,也關乎我們如何抵禦錯誤信息的侵襲。

這也引發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即技術如何影響我們的學習和思考方式。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我們需要更加謹慎地看待信息來源和獲取知識的途徑,確保我們的好奇心能夠帶來正面的影響。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