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幣……已經完蛋了 — ETH研究員引發關於「健全貨幣」的辯論
以太坊研究員賈斯汀·德雷克(Justin Drake)表示,隨著以太坊的發行量將會減少,而比特幣網絡最終將受到其供應上限的限制,這引發了在社交平台X上的激烈辯論。
德雷克在2月5日的X帖子中表示,為了讓以太坊再次成為「超級健全」的貨幣,「要麼發行量必須減少,要麼燒毀量必須增加」。
他補充說:「我相信這兩者都會發生。」
自2022年合併以來,以太坊的發行量已經變得通縮,但在2024年4月的Dencun升級後,發行量開始增加,這次升級降低了第二層網絡的費用以及總體的燒毀量。
德雷克比較了以太坊的發行量與比特幣區塊鏈的發行量,發現自Dencun升級以來,比特幣的供應增加了657,000個比特幣,而在同一時期內以太坊的供應僅增加了469,000個以太幣。根據當前價格,比特幣的價值約為634億美元,而以太幣的價值僅為12.3億美元。
德雷克指出:「今天比特幣的供應每年增長0.83%,比以太坊快66%。」
比特幣的供應上限可能引發長期安全風險
德雷克表示,比特幣區塊鏈的2100萬供應上限可能會導致長期的安全風險,因為礦工的收入主要來自區塊獎勵——過去一周約佔99%,而僅有1%來自網絡費用。他補充說,由於攻擊網絡的成本相對較低,比特幣面臨著安全風險。
他指出:「攻擊比特幣區塊鏈需要大約100億美元的資金和10吉瓦的電力,這對於國家來說是微不足道的。」
以太坊教育者安東尼·薩薩諾(Anthony Sassano)也表示:「比特幣的支持者仍然看不到即將到來的明顯災難,這讓我感到難以置信。」
比特幣支持者反擊
然而,分析師詹姆斯·切克(James Check)告訴Cointelegraph,批評比特幣可持續性的人未能考慮到能源進步、礦業效率和經濟激勵等因素。
他表示,如果比特幣達到儲備地位,高額的交易費用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機構支付安全存放黃金的費用一樣。
切克指出,ASIC礦機的成本(決定了盈利能力)也被忽視。破產的礦工以較低的價格出售礦機,這使得新進者能夠繼續挖礦,從而保持網絡的安全性。
他補充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網絡費用將能夠支持運營成本,而補貼已經覆蓋了資本支出。
切克還認為,能源來源的進步,特別是核能和廢能利用,將降低挖礦成本。
他聲稱,挖礦通過需求響應穩定能源網絡,降低了運營商的維護成本。有些電網最終可能會發現以挖比特幣作為虧損領導者是有效的。
他表示:「這個話題非常複雜,但我認為對比特幣可持續性的反對論點並未考慮到更深層次的問題。這是一個多變量的問題,我對其長期前景持建設性看法。」
切克補充說:「德雷克聲稱接入並運行一個小國家所需的電力是一個便宜且簡單的事情,這種說法的嚴重性無法量化。」
以太坊也面臨挑戰
同時,德雷克承認以太坊也存在自身問題,例如過度質押的激勵機制,使以太幣失去了「純粹」擔保的地位。他還提到,流動質押平台如Lido存在系統性風險。
他提出了一種「可頌發行」(Croissant Issuance)模型,這是一種逐漸減少的供應發行,當質押達到50%時發行量降至零,並且最高發行量限制在每年1%,以實現市場驅動的均衡。
這場關於比特幣和以太坊的辯論不僅反映了兩者之間的技術差異,也揭示了加密貨幣市場中對於「健全貨幣」的不同理解與期望。隨著加密市場的不斷發展,這些討論將會影響未來的投資決策和政策制定。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