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銀證券研究:機構投資者加速拋售股票,對沖基金及散戶持續買入
根據美銀最新的股票客戶資金流趨勢報告,分析師指出股市資金流出現明顯分歧,機構投資者加快拋售步伐,與此同時,對沖基金及散戶則持續買入。
上週,儘管標普500指數上升了1.5%,美銀的客戶整體仍是「淨賣出美國股票」,主要是因為單一股票的拋售,但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卻出現資金流入。這波賣壓主要來自機構客戶,他們已連續五週持續賣出股票。
美銀指出,這批機構客戶今年以來的累計賣出規模,是他們數據歷史中同期最大,若按市值標準化,更是自2017年以來最高的賣出量。
相反地,對沖基金已連續第二週買入股票,而私人客戶亦持續買入,過去26週內有25週都是淨買入,創下該行歷史上的紀錄。企業回購活動亦有加速,且連續四週以來首次高於季節性平均水平。
從行業來看,客戶在五個行業出現拋售,其中以日用品、金融和通訊服務行業的賣出最為明顯。相反,消費非必需品行業則連續七週資金流入,成為近期買入力度最強的行業。
此外,客戶更偏好投資本地市場相關的行業,較少投入受全球經濟影響較大的行業,過去六週來對本地行業的買入力度明顯較高。美銀的估值分析顯示,關稅措施和去全球化趨勢對本地行業的影響已大致反映在股價中。
在ETF方面,客戶本週首次出現買入,偏好混合型及價值型ETF,並減持成長型ETF。
編者評論:
這份報告揭示了當前市場中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趨勢分歧:機構投資者與對沖基金及散戶的投資行為截然不同。機構投資者選擇連續拋售,反映了他們對未來市場風險的謹慎態度,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存在的背景下。相比之下,對沖基金和散戶的持續買入,尤其是散戶的長期買入紀錄,顯示他們對市場的信心依然強烈,或許是基於對政策支持和經濟復甦的樂觀預期。
此外,投資者對本地化行業的偏好,反映了市場對全球化退潮及供應鏈重組的適應,這種趨勢可能會在未來持續影響資本流向。企業回購活動的加速,也顯示公司層面對股價的支持力度增強,這對穩定市場情緒有一定幫助。
不過,機構投資者的持續賣出不能忽視,這或許是對市場潛在風險的警示,投資者應保持警覺,審慎評估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散戶與對沖基金的買入行為雖然帶來短期支撐,但若宏觀環境轉差,市場可能仍面臨調整壓力。
總結來說,這種資金流向的分歧反映出市場對未來走勢的分歧判斷,投資者應從多角度審視市場風險與機遇,避免盲目跟風,以更理性的態度面對波動加劇的股市環境。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