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你的同行 — KYC 的利與弊
零知識證明和聲譽系統可能會重塑合規性,並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保護隱私。
這不是另一篇堅持認為「了解你的客戶」(KYC)做法是合法化加密貨幣的唯一方法的文章,也不是宣稱 KYC 注定會消失。相反,我們來看看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為什麼我們仍然面對這些負擔,KYC 在何處可以帶來好處或傷害,以及我們如何利用「了解你的同行」的選擇性,在相關情境中有意義地遵循規範,而不妨礙隱私和選擇自由。
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KYC 規範源於數十年的打擊金融犯罪的努力。1970 年的美國銀行保密法(BSA)要求金融機構記錄和報告大額現金交易。這為現代客戶盡職調查奠定了基礎,甚至在「KYC」這個術語被創造之前。隨著全球金融系統的擴展,七國集團於1989年成立了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發佈建議各國採取反洗錢(AML)措施,包括識別客戶。
21世紀帶來了更嚴格的管制。9/11 事件後,美國愛國者法案(2001)要求全面的客戶識別計劃。歐洲隨後推出了一系列反洗錢指令,逐步將更多行業,包括加密貨幣交易所,納入 KYC 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KYC」成為一個普遍的規範——任何被視為受監管金融系統一部分的機構都必須遵循的清單。
我們當前的狀況
這些規則對我們渴望匿名的加密生態系統造成了重創。集中式交易所現在要求提供身份證明文件、自照和地址證明,這與傳統金融相呼應。KYC 框架現在在許多加密貨幣的進出通道上塑造了用戶體驗,慢慢地接近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
KYC 的不同觀點
從監管者的角度來看,KYC 是有意義的:如果你想要受監管市場的保護,就必須監控可疑活動。如果加密貨幣想要實現與現實世界的整合——將有形資產代幣化,架起傳統銀行的橋樑,並滿足機構投資者的需求——就必須遵循一些規範。
然而,從自由意志主義者或密碼朋克的角度來看,KYC 是一種侵入性的過度干預。罪犯仍然可以利用漏洞,而誠實的用戶卻像嫌疑犯一樣被對待。普通用戶在每個轉角都感到被身份檢查所困擾。與此同時,在 KYC 下收集的個人數據往往會被洩露或遭到黑客攻擊,讓用戶面臨身份盜竊的風險。
KYC 在加密貨幣中的幫助
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加密貨幣仍然充斥著詐騙和「拉地毯」的行為。KYC 可以幫助加密貨幣獲得合法性。KYC 控制措施讓新手用戶安心,因為這表明存在某種基本的問責標準。此外,隨著越來越多的現實世界資產(RWA),例如房產所有權或代幣化證券,轉移到鏈上,監管機構將會要求某些身份證明以減少詐騙,並確保法律的可執行性,防止實體層面的所有權真空。
KYC 對加密貨幣的傷害
KYC 也是一種過時的解決方案,現在卻被強加於尖端技術上。DeFi 協議是去中心化的代碼,而不是交易中介。真正的 DeFi 協議無法帶走你的資金。「KYC 或破產」的模式充其量是尷尬,最糟糕的是缺乏監管的謹慎。它們還削弱了其他規範的效果,例如隱私保護,這些措施對於威懾嚴重犯罪的影響有限,但卻經常給誠實用戶帶來負擔,並造成數據蜜罐的風險。
了解你的同行:一條新路徑
與其總是「了解你的客戶」,我們不如轉向「了解你的同行」。在真正的 DeFi 中,點對點的互動占主導地位。如果一個企業需要確保合規性,它可以選擇性地驗證交易對手的屬性,而不揭露或儲存身份。
零知識(ZK)證明和保護隱私的工具可以提供幫助。基於 ZK 的身份檢查服務使人們能夠驗證特定事實,而不暴露所有數據,類似於 Privado.ID 或 zkPassports,可以幫助證明某人的資格,而無需繁瑣的文書工作。
聲譽系統和自我監管
鏈上透明度允許建立聲譽系統。你可以通過過去的交易來評估交易對手的可信度,而不是護照照片。像 Chainalysis 這樣的工具可以標記可疑地址,而信用評分協議則依賴於可驗證的歷史。結合 ZK 證明,我們可以創建一個自我監管的生態系統,自然篩選出不良行為者。
這不會神奇地解決監管接受的問題,但可能會顯示去中心化、尊重隱私的方法可以實現類似的目標。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監管機構看到有效的結果,可能會接受這些新方法。
按照目前的執行方式,KYC 可能會在集中式交易所和保管解決方案中持續存在,這些地方的傳統監管機構有明確的視線。然而,在 DeFi 領域,我們可以嘗試替代模型。我們可以依賴加密證明、選擇性披露和聲譽系統,而不強制要求完整的身份檢查,這樣可以在法律和道德的正確邊界內運行,而不懲罰其他人。
樂觀的希望是,通過自我監管,我們能夠篩選出不良行為者,並說服政策制定者,加密貨幣不需要被強行納入傳統框架。然而,它仍然可以實現相同甚至更好的結果。
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視角,讓我們重新思考 KYC 的必要性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應該尋求更靈活和安全的解決方案,以平衡合規性和用戶隱私。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加密世界中,創新和適應是關鍵,我們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方法來保護用戶的權益,同時滿足監管要求。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