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家海德拉巴初創公司正在建設印度首個軌道AI實驗室
這家初創公司的下一步是今年發射兩顆完全可運行的衛星,並有志於建立軌道計算。
TakeMe2Space是一家位於印度海德拉巴的太空科技初創公司,旨在通過發射印度首個由AI驅動的太空實驗室來使太空變得更加可及。該公司由Ronak Kumar Samantray創立,致力於改變人們與衛星互動的方式。
與傳統模式不同,衛星的訪問通常僅限於政府、國防機構或精英研究機構,TakeMe2Space希望實現太空的民主化,為學生、研究者和企業提供實時訪問衛星的機會。
Samantray在一次獨家訪問中告訴AIM:“我們的目標是確保每個人的想法都能進入太空。你不必是NASA、ISRO或IIT的成員才能在太空中進行實驗。無論你身在喀拉拉邦、德里,甚至南極,都應該能夠操作衛星。”
該公司最近與ISRO進行了一次技術演示任務,證明了其方法的可行性。接下來的步驟是今年發射兩顆完全可運行的衛星,並長期致力於建立未來的軌道計算。
截至去年,印度的太空經濟估計價值約84億美元,佔全球太空市場的2%。根據2024-25年的經濟調查,該國目前運營著56個活躍的太空資產,包括19顆通信衛星、9顆導航衛星、4顆科學衛星和24顆地球觀測衛星。
隨著政府計劃到2033年將太空經濟擴展到440億英鎊,其中包括110億英鎊的出口,這將構成全球市場的7-8%,TakeMe2Space認為,訪問太空應該像登錄雲計算服務一樣簡單。
太空對下一代而言可以是實踐的
Samantray創立TakeMe2Space的動機源於他在計算機科學方面的背景。在成長過程中,他輕鬆接觸到計算機,培養了對編程的熱愛。然而,他注意到太空對年輕人來說仍然難以接觸。
他解釋道:“如果你對太空感興趣,今天你最多能做的就是閱讀一篇研究論文,或者玩一個電子套件。沒有人能夠指派自己的衛星。”
TakeMe2Space旨在通過提供一個由AI驅動的衛星實驗室來填補這一空白。學校和大學可以訂閱,讓學生遠程登錄,上傳Python或C++代碼,並與真正的衛星互動。
Samantray表示:“就像學校有計算機實驗室、電子實驗室和機器人實驗室一樣,我們相信應該有一個衛星實驗室。我們的衛星將對學生開放,以便他們進行個人實驗。”
到目前為止,教育界對此表現出興趣,但令人驚訝的是,大多數早期用戶並非大學。在簽約的20位客戶中,只有四位來自教育界,其餘16位則來自地理信息系統(GIS)和數據分析公司。
從商業角度來看,該公司提供“以20,000印度盧比的價格,獲得90分鐘的衛星運行時間”。
太空中的AI不僅僅是數據收集
AI在TakeMe2Space模型中的整合是其主要區別之一。傳統上,衛星捕獲原始數據,然後在地球上進行處理。但由AI驅動的衛星可以在軌道上處理圖像,決定收集和下載哪些數據。
南安普頓大學在TakeMe2Space的AI實驗室進行的一個實驗涉及使用低功耗AI算法來減少衛星圖像中的運動模糊。Samantray表示:“衛星以每秒7公里的速度移動,因此捕獲清晰圖像是一個挑戰。AI可以實時去除運動模糊,而不必使用傳統的指向和凝視技術。”
AI還允許實時物體檢測和變化檢測。這意味著衛星可以優先考慮捕獲和傳輸的圖像,減少不必要的數據傳輸,節省帶寬。
Samantray強調:“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提供衛星數據。我們希望讓用戶控制衛星本身。”
安全與倫理考量
隨著TakeMe2Space向更廣泛的受眾提供衛星訪問,數據安全和倫理使用的問題自然浮出水面。
允許個人和企業實時指派衛星引發了有關隱私、濫用和網絡安全風險的問題。Samantray承認這些挑戰,並詳細介紹了公司所實施的保障措施。
他表示:“我們使人們能夠控制衛星,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在安全方面提前兩步。我們的系統設計旨在預防任何有害行為的發生,而不是事後反應。”
為了防止未經授權的活動,TakeMe2Space不為其衛星配備推進系統,確保它們無法被劫持並重新定向到其他物體。
此外,該公司將其衛星圖像的分辨率限制在每像素不超過5米,以防止侵犯隱私。Samantray保證:“即使出現問題,沒有人可以利用我們的衛星進行監視或干擾其他太空物體。”
在數據方面,TakeMe2Space遵循嚴格的加密協議。客戶保留他們生成的數據的所有權,該公司不會存儲或聲稱對其擁有權利。他解釋道:“我們就像一個基礎設施提供商,類似於AWS不擁有其服務器上運行的應用程序。”
在印度建設太空計算的未來
正如創始人重申的,TakeMe2Space並不打算與傳統的地球觀測公司競爭。相反,它展望一個計算將轉移到太空的未來。
Samantray表示:“我們不是來成為另一家地球觀測公司。我們希望在軌道上建立數據中心,讓AI和計算在太空中進行,而不是在地球上。”
通過將重計算任務轉移到衛星,TakeMe2Space旨在減少地球的能耗。隨著世界對AI、數據存儲和雲計算的依賴增加,能源需求正在指數級增長。
在太空中運行AI模型,因為那裡的溫度極低,熱量散發更有效,可能是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
他說:“太空為您提供了一個非常受控和可預測的溫度環境,您在那裡產生的任何熱量對地球的氣候沒有影響。太空中任何一點的絕對溫度都是4開爾文,因此無論您產生多少熱量,它都會吸收熱量,這將只是太空中的一點熱量。”
展望未來,TakeMe2Space希望擴大其模型,從AI實驗室擴展到全面的太空計算基礎設施。該公司並不依賴政府資金,而是將私營部門視為其主要市場。Samantray澄清道:“我們是為私營企業建設的,而不僅僅是國防或政府客戶。”
如果成功,這家初創公司可能會重新定義全球與衛星的互動,使太空成為每個人的可及實驗室。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