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的下一個重大突破:值得關注的事項
比特幣減半後的時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這將塑造去中心化技術的未來及其對全球市場的影響。
每四年,比特幣減半幾個月後,區塊鏈生態系統會受到公眾的高度關注。這段時間通常持續超過一年,受到基本經濟原則的驅動:當資產供應減少而需求保持穩定或增加時,其價值通常會上升。歷史上,這種供應衝擊促使比特幣市場升值,激發了用戶、開發者、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興趣和參與。
在這些減半後的時期,區塊鏈行業展示了其項目、技術創新和潛在應用。過去的周期中,沒有任何區塊鏈應用明確超越現有技術的特定領域。然而,區塊鏈的核心優勢——不可篡改性、數據透明性和用戶資產主權(由私鑰加密實現)——仍然吸引著創新者。這些特徵已被創造性地應用於許多領域,包括無國界支付系統、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質化代幣(NFT)、具有記錄的遊戲內資產的遊戲系統、粉絲和忠誠度代幣、透明的撥款和慈善資金分配系統、農業補貼和貸款跟蹤。
雖然過去的周期突顯了區塊鏈的潛力,但下一個時期則承諾將展示新的用例,具體如下。
過去減半周期的教訓
2012年減半後的時期突顯了無中介、無國界支付系統的潛力。在比特幣出現之前,中介支付和緩慢的跨境交易是常態——國際轉賬需要幾天,支票清算同樣緩慢。比特幣暗示了一個無縫支付的未來,早期採用者追蹤接受比特幣的商家數量。然而,擴展性問題和不斷上升的交易成本限制了這種效用。諷刺的是,許多區塊鏈網絡因其收費結構而懲罰了自己的成功,妨礙了增長。這一周期以安全漏洞告終,尤其是減半後20個月的Mt. Gox黑客事件。
2016年的周期引入了初始代幣發行(ICO)的爆炸式增長,使風險資本的獲取變得民主化。普通人現在可以投資於早期項目——這曾經是大型金融機構的專利。然而,市場被幾乎僅有白皮書支持的代幣淹沒。缺乏投資者保護和問責制導致許多ICO迅速崩潰。那個時期的大多數項目已經過時,甚至最大的ICO也不再排名前100的區塊鏈項目中。
在2020年,三個主要趨勢主導了市場:去中心化金融(DeFi)計劃、NFT和玩賺(P2E)遊戲。DeFi項目承諾提供不可持續的收益——有時超過100%——通過鑄造更多代幣來提供收益,而沒有任何支持的經濟活動。同樣,NFT的估值也達到了驚人的數字,有些僅是無法保值的像素藝術。元宇宙的炒作也隨之消退,因為大規模虛擬採用的期望未能實現。P2E遊戲依賴於通脹型代幣經濟學,當增長停滯時崩潰,暴露了這些模型的脆弱性。
2024年減半後的周期在美國批准比特幣ETF的基礎上開始,這標誌著加密貨幣正式融入傳統金融市場。這一舉措,加上區塊鏈社區在民主過程中日益增強的影響力,標誌著一個重大轉變。
首次,加密資產進入金融系統,而非在外部,這可能導致均衡的監管,而不是對這項技術的全面敵意。人們本質上看到了它的效用並表達了意見。美國有望在採用區塊鏈技術方面發揮領導作用,這是個好兆頭,特別是考慮到美國在其他技術創新和進步中的角色。下一個問題是:這種整合會走多遠?我們能否看到更多國家將加密資產納入國家儲備,超越目前的幾個國家?除了監管進展外,幾個區塊鏈應用也將在這一周期受到審視。
去中心化的現實世界資產
將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並去中心化其融資已獲得關注。現實世界資產(RWA)使資產擁有者能夠直接受益於基於區塊鏈的融資。關鍵行業包括房地產和住房融資、股票、債券、國庫券、農業資金、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絡(DePIN)和去中心化公共交通(DePUT)。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的協同作用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的結合正在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模型管理和安全數據處理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隱私方面。人工智能可能通過管理加密數據來超越像ZK-SNARKs這樣的解決方案,根據擁有者的指示,僅向擁有者或在特定條件下向授權的執法機構顯示數據或數據證明,這取決於區塊鏈的憲法。
微交易
傳統金融系統無法支持微交易,因為高運營成本。由於低成本的交易模型,區塊鏈自然適合微支付,特別是在內容消費方面。這可能會打破媒體中過時的捆綁做法,推動無縫支付的新時代。
迷因幣和名人代幣
迷因幣的數量激增,現在幾乎有10種在市值前100名中,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效用。低成本的區塊鏈和用戶友好的代幣創建工具推動了這一趨勢。由或圍繞著受歡迎的公眾人物推出的迷因代幣也在獲得人氣,但大多數同樣缺乏實用性。
穩定幣
穩定幣繼續在傳統金融和區塊鏈之間架起橋樑。隨著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區塊鏈主導這一周期,穩定幣在支付中變得廣泛使用,挑戰著像緩慢的支票清算和昂貴的跨境轉賬這樣的舊有系統。監管的清晰度可能會推動穩定幣向主流採用邁進。
早期數據顯示了什麼
Toronet Research跟蹤了從2024年1月到5月的代幣表現,並預測了到12月的趨勢。研究結果顯示:
數據按2025年1月的價格增長率排序。來源:Toronet Research,2025年1月。
數據顯示,迷因幣、與人工智能相關的代幣和現實世界資產代幣是早期增長的領導者。其他觀察結果包括所有類別的交易量增長,這在每四年一次的區塊鏈項目興趣和參與度上升期間是典型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絡(DePIN)項目在周期開始時可能沒有經歷太多增長,儘管一個或多個創新項目可能會取得突破。二層項目的增長速度超過了一層項目,或者吸收了本來一層項目會經歷的大部分增長。2025年1月的結果以圖表形式呈現如下。
2025年1月的價格增長趨勢條形圖。來源:Toronet Research。
CoinGecko的2024年第三季度加密行業報告回顧了按網絡流量排序的趨勢類別,與前三個類別的發現相似。Toronet Research報告的另一個觀察是,正如我們在過去的周期中所見,應用領域的效用較低,導致前一周期的狂熱(如2017年的ICO和2021年的NFT)往往在下一周期受到否定。開發者和行業領導者應努力引導新採用者走向可持續的、以效用為驅動的項目,以減少市場波動性並最小化投資者的失望。這將減少四年一度的繁榮與崩潰周期的強度,以及那些失望者的數量,許多人已經在排隊追逐迷因幣,最終徒勞無功地追逐毫無價值的空投。
我們能否打破這一周期?
當前的周期為區塊鏈提供了最重要的機會,以實現持久的影響。隨著機構整合的增加、對更深思熟慮的監管的承諾以及向現實世界效用的轉變,行業正處於有意義的增長的邊緣。區塊鏈解決方案在更廣泛經濟中的日益接受和整合,以及即將到來的深思熟慮的監管的潛力,可能會在這一周期帶來比以往更好的結果。
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視角,讓我們看到區塊鏈技術的演變及其在未來的潛力。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變化,區塊鏈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這不僅是對金融行業的挑戰,也是對整個經濟體系的重新定義。未來的發展將取決於我們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機遇來推動可持續的增長。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