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碎片化如何影響場外交易:報告
加密貨幣市場是歷史上最碎片化的金融生態系統之一。與傳統市場不同,傳統市場的流動性集中在少數主導交易所,而加密貨幣交易則在全球超過700個交易所進行。這種碎片化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但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這更是個大問題,因為它使得價格發現變得複雜,執行質量下降,市場效率降低。
在這份報告中,Finery Markets分析了市場碎片化如何影響市場流動性、交易成本和執行效率。報告檢視了集中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市場之間的結構性差異,特別是場外交易市場的碎片化情況,以及機構如何應對這些複雜性。
碎片化:競爭與低效率的悖論
加密市場的碎片化是一種悖論。與集中市場中,交易者在同一場所競爭最佳價格不同,碎片化市場中的競爭則轉移到不同的交易場所。這迫使交易所通過成本結構、激勵措施和更好的流動性來競爭。雖然碎片化推動了創新,但也使流動性分散在多個場所,這使得執行變得更加複雜和昂貴。
市場碎片化的影響在場外交易市場中尤為明顯,因為它影響了執行模型和交易後結算。與使用訂單驅動模型進行價格發現的集中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相比,場外交易市場依賴於通過雙邊協議、電子通信網絡(ECNs)和智能訂單路由器(SORs)進行的報價驅動系統。ECNs通過將流動性需求者與流動性提供者直接匹配,無需中介來促進交易執行。同時,SORs則掃描多個交易場所,以優化執行並將訂單指向最佳可用流動性來源。
場外交易市場缺乏集中報告,這使得流動性聚合變得複雜,迫使市場參與者依賴流動性提供者(LPs)來吸收訂單流不平衡。LPs則提供堅實或指示性報價,這雖然加深了流動性,但與傳統訂單簿相比,透明度降低。
為了減輕這一問題,混合執行模型正在出現。這些模型將訂單簿深度與私有報價請求(RFQ)機制結合,將訂單驅動市場的透明度與RFQ系統的效率相結合,以改善執行質量和流動性來源。
場外交易市場的交易後結算也仍然不發達。與內部匹配和結算訂單的交易所不同,場外交易依賴於外部保管解決方案,這延長了結算時間並增加了對手風險。缺乏標準化的清算機制使雙邊結算成為默認選擇,並增加了交易後操作的複雜性。這些低效率會阻礙機構參與,加大操作風險,並降低資本效率。隨著市場參與的擴大,在各個交易場所建立標準化的執行協議將是減少碎片化和改善市場擴展性的關鍵。
監管發展和機構採納對市場碎片化的影響
除了技術低效率外,市場碎片化還受到各司法管轄區監管差異的影響。不均衡的監管環境提高了運營成本,迫使公司應對複雜的合規要求。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許多加密公司積極尋求額外的許可,以符合不斷變化的監管。例如,在首席執行官Richard Teng的領導下,幣安已擴展其在21個國家的監管批准,這標誌著行業向合規和機構市場成熟的更廣泛轉變。
隨著政策制定者明確對加密貨幣的立場,這一轉變預計將加速。監管發展也將影響未來幾年的機構資本流動。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政府的親加密立場以及歐洲的MiCA框架就是兩個例子。像BlackRock、Fidelity和JPMorgan Chase等大型公司已經推出了與加密相關的服務和產品。同時,加密領域的併購活動也在增加,2024年第一季度的交易活動增長了22%。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進入這一領域,市場基礎設施必須進化,以減少低效率並提高執行質量。
這篇文章不包含投資建議或推薦。每一項投資和交易行為都涉及風險,讀者在做出決策時應進行自己的研究。
這篇文章僅供一般信息用途,並不打算作為法律或投資建議。這裡表達的觀點、想法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觀點和意見。
評論
這篇報告深入探討了加密市場的碎片化問題,尤其是在場外交易方面的挑戰。碎片化雖然促進了市場的競爭和創新,但也帶來了執行效率的降低和透明度的缺失,這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重大障礙。隨著監管環境的不斷演變,機構如何適應這一變化將成為未來市場發展的關鍵。未來的市場基礎設施需要更加靈活和高效,以應對不斷增長的參與者和複雜的交易需求。這不僅是技術上的挑戰,更是對市場參與者的合規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的考驗。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