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界的新熱詞
過去,人們自稱為「自我啟動者」,接著是「顛覆者」,現在在科技界,每個人都喜歡用一個新的自我描述:「高主動性」。
在過去的一年中,「高主動性」已成為矽谷所追求的特質。去年初,分析網站Brandwatch發現,這個詞在社交媒體平台如X、Reddit等的提及量上升了500%。不止一個,而是兩個名為「高主動性」的播客相繼推出,一個專注於人工智能,另一個則針對創業。在LinkedIn上,從太陽能到加密貨幣等各個行業,突然都在尋找高主動性的應聘者。而在Substack上,科技文化的散文作家們則在教導讀者如何提升自己的高主動性特質,這被認為是科技精英和頂尖運動員所擁有的特質。
這是一種主要賦予那些創辦自己公司、把握他人錯失的機會並且從不接受「不」這個答案的人。高主動性的人富有、成功,或者正在通往這兩者的路上。他們行動導向,能在別人看見障礙的地方找到機會。科技企業家Andrew Yeung最近解釋道:「高主動性就是主動追求你想要的東西,而不必等待條件完美。」
在埃隆·馬斯克擴大他對聯邦政府及其他領域的影響力時,「高主動性」這個詞的流行並非偶然。特斯拉、SpaceX和Neuralink的首席執行官正是高主動性的化身。人工智能先驅Emad Mostaque最近稱讚馬斯克是「我所知道的最全面、最具高主動性的人」。馬斯克的成功不僅在於他的商業成就,還在於他經營事業的方式,即「跟隨你的直覺,無論批評如何」。
美國對能夠激勵下一代商業領袖的短語有著濃厚的喜好,並提供了他們的榜樣。以馬斯克在2022年收購Twitter為例。當這位科技企業家提出以440億美元的價格將該平台私有化時,這個價格如此高昂,以至於違反了董事會拒絕的受託責任,結果他被廣泛嘲諷為在焚燒一大堆金錢。然而,這筆交易使他成為美國最受關注的人物之一,讓他在成為唐納德·特朗普的首席顧問的道路上獲得了無與倫比的權力。
這無疑是一個典型的高主動性舉動。
高主動性的起源與影響
「高主動性」這個詞是在2016年由當時彼得·蒂爾投資公司的董事總經理Eric Weinstein提出的,他在一個由自助大師Tim Ferriss主持的播客中提到。根據Weinstein的定義,高主動性是一種「不斷尋找可能性,以一種類似於麥基佛(MacGyver)的方式」看待世界。
Weinstein認為,美國正從1970年左右開始的「低主動性、超安全、膽怯、害怕的社會願景」中走出來。但他主張,繁榮的關鍵在於為「我們最有能力的邊緣公民創造空間,並尋找那些不拘一格且致力於使事情發生的非凡個性類型」。
Weinstein的觀點——即高主動性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是與眾不同的,因此擁有超越普通人的地位——已成為其他人使用這個詞的核心部分。億萬富翁風險投資家Marc Andreessen在九月時推特上表示:「硬毒品的骯髒秘密是,少數超自律的高主動性人確實能處理它們。但隨後他們將其銷售為每個人都能處理的東西,這是非常具破壞性的。」
美國對於那些能夠激勵下一代商業領袖的短語有著長久的偏好,這些詞彙如「毅力」、「A型性格」或「女強人」等,已經成為人們可以團結起來的「共同語言」,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市場學教授Americus Reed表示。「這使人們能夠自我選擇進入這個群體,或者不進入。這是一種辨識你的部落的方式,能夠更清晰地了解你的角色以及在特定情況下的預期行為。」
今天,「高主動性」正逐漸成為雇主所尋求的關鍵品質。招聘公司CEO Mike Basso表示,最近的科技招聘中,應聘者使用這個短語的頻率越來越高。曾經專注於應聘者的經驗和智力的雇主,現在更想知道候選人是否擁有更難以捉摸的品質。
Basso說:「高主動性的人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你需要觀察他們是否會為自己的失敗負責,或者將責任推給他人。」
高主動性也成為了一種市場營銷流行語,旨在傳達某種排他性和聲望。去年,一位舊金山的軟件工程師宣布計劃建設一個名為Esmeralda的「可步行烏托邦」,其模式是大學校園,這個項目被推銷為「創意、高主動性的人」可以互動和社交的發展項目。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對這個詞或它倡導的那種一心一意、無視規則的驅動感到認同。當Luigi Mangione被控謀殺美國健康保險巨頭United Healthcare的首席執行官時,許多社交媒體上的人指出,他似乎是高主動性的典型形象:擁有計算機科學的高級學位,熱衷於攀岩和其他形式的冒險,某種程度上「在各方面都表現出色」,正如一位觀察者所推特所言。Reddit用戶則認為,Mangione「是非從眾主義和高主動性走錯路的好案例研究」。
Weinstein,即這個詞的創始者,承認高主動性並非沒有其缺點。但最終,他主張,風險是值得的。
「這些是我的人,」他告訴Ferriss。「他們難以相處,我並不總是喜歡他們。但我確實認為,沒有他們,這支球隊就不會強大。我認為美國仍然比中國等競爭對手更具優勢的一個原因是,我們能容忍中指。」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高主動性」這一詞彙的興起及其在當代商業環境中的意義,並指出這一概念既有其激勵性,也存在潛在的危險。這引發了對於成功的定義及其背後的倫理問題的思考。在追求高主動性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應該反思這種驅動力可能帶來的道德困境?這不僅是對企業界的挑戰,更是對整個社會的考驗。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